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十五章 学识天授  (第3/4页)
孔颖达便从一边的桌子上拿出了《论语》的竹简。    唐朝的造纸业还不如何发达,好多时候还是用竹简,就连教学都是用沙盘。    不过,识字的话,竹简也是一样。    李承乾并没有听出孔颖达的弦外之音,而是接过竹简,仔细看了起来。    先是横扫一眼,李承乾就发现了不对,拍了一下脑袋,找到竹简最右面,从上往下看了起来。    差点忘记古人是从右往左竖着写了。    见李承乾真的看了起来,李泰和李恪也凑了过来。    他们也很想看看,大哥是怎么不靠先生,自己把字认出来的。    “子曰,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,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....”    论语的话,李承乾还是记得几条的。只要对比一下自己理解的意思和竹简上面的文字,就能学到这个时候的字怎么写。    首先对比着找到自己背过的论语十则后,李承乾很快就把上面的字都记了下来。    卷起竹简,拿起小木棍,李承乾在巨大的沙盘上直接写出了一串唐文版的字,还边写边念:“子曰,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。这句话的意思,就是,夫子说,学习以后还要不断温习,不是很快乐吗?”    写完后,李承乾得意的看向孔颖达。    不要小看了他的记忆力,虽然篆体文字比起现代文字来难了不少,但是通过拆分记忆,他还是能很快的记忆下来。    见李承乾真的写出了字,李泰和李恪一起鼓掌,大哥好厉害!    而沙盘边,孔颖达已经揪断了胡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